展会新闻
  • 辽宁省“三步走”战略,积极应对塑料污染问题

    为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今年1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对塑料生产、销售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   此后,各省市纷纷响应,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山东、广东、广西、山西、河南、云南、四川、贵州、浙江、福建在内的超过20多个省份下发了关于治理塑料污染实施方案。   近日,辽宁省印发了《辽宁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今年年底,将在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5年,辽宁省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将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具体要求上,《意见》明确了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范围。即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全省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到2020年底,全省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到2020年底,沈阳市、大连市建成区的商场、超 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此外,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塑料产品,《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的治理目标。   到2020年年底,沈阳市、大连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省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2年年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范围,扩大到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全省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省范围内**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沈阳、大连城市建成区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到2025年年底,全省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全省范围内所有宾馆、酒店、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省范围内的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在替代产品的应用上,《意见》还提出了要推广环保布袋、可降解购物袋、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等替代产品,鼓励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电商快递推广使用可循环、可折叠、标准化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

    查看更多>>
  • 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发展可降解可循环易回收替代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召开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但塑料污染治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强有力举措,确保完成塑料污染治理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管控好生产源头,对生产企业摸排,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规范好流通环节,落实经营主体减塑责任,加强销售环节执法检查;引导好消费使用,在电商快递、连锁商超、餐饮等领域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消费;谋划好产品替代,以可降解、可循环、易回收为主要方向,做好产供需衔接,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替代品供给市场;组织好回收处置,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力度,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健全城乡垃圾清运体系,在江河湖海开展专项清理,有效控制塑料环境污染。  会议强调,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属地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城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要加强执法监管,组织开展联合督导,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加大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塑料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查看更多>>
  • 苏伊士将与Loop Industries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欧洲建立塑料无限循环回收设施

    据统计,欧盟每年产生约2600万吨塑料垃圾,其中仅不到三成被回收利用,其他要么出口到亚洲等国家,要么被焚烧或被倒入垃圾填埋场,甚至流入河流和海洋,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欧洲,每年消耗大约550万吨PET塑料,其中只有不到7%的塑料被认为会重新制成瓶子。   随着废塑料产生量的快速增长,各国纷纷出台塑料回收和再生政策,构建全球塑料循环体系、实现塑料的闭路循环也成为全球共识。   塑料回收行动,在欧洲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德国模式。从2003年起,德国成为欧洲实行塑料瓶回收押金制的国家:居民购买水、饮料时,商品价格里自动包含0.25欧元的瓶子押金,还瓶后才能拿回。第二种是瑞士模式。瑞士在全国各地建立塑料瓶回收点已超过5.3万个,瑞士政府称,82%的塑料瓶都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除了国家推力外,不少企业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国威立雅集团致力于加强塑料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能力建设,该集团在德国贝恩堡的两座工厂,每年分别回收数万吨塑料包装;2018年,巴斯夫启动了“化学循环”项目,旨在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所谓的“热解油”,用于生产新的聚合物,节省化石燃料资源。   近日,可持续塑料技术的创新者Loop Industries和环境服务的全球参与者苏伊士宣布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计划在欧洲建立无限循环回收设施。基于强化回收,该合作伙伴关系将结合苏伊士的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Loop独特的突破性技术,用于生产优质、食品级、100%可回收和无限可回收的塑料。   据悉,Loop的专有低能耗技术可以实现废塑料无限次数回收,并且在此过程中质量不会下降。结合苏伊士的专业知识,无限循环工厂将响应全球饮料和消费品品牌公司在欧洲的巨大需求增长,致力于为产品中的高含量可回收成分制定积极的目标。   该设施*终选址和工程设计预计在2021年年中完成,目前预计该设施将在2023年投产。   这个专门用于PET塑料的增强型回收设施将每年有望生产约42亿个由100%可回收和无限回收的PET塑料制成的食品级饮料瓶。与传统的石化工艺生产的原始PET相比,利用Loop的创新技术,该工厂每年可节省18万吨二氧化碳,这些节省相当于大约41.8万桶石油。   此外,苏伊士集团宣称,苏伊士从事机械塑料回收已超过10年,不断投资于研究和创新。2019年,他们一共在欧洲加工了45万吨塑料,生产了15万吨回收塑料。

    查看更多>>
  • 深圳部分商家已推出可降解塑料袋

    近期,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 提出,到2020年底,广州、深圳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年底,全省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等。《实施意见》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限塑令能否带来减塑行动力升级?深圳具体执行情况如何?有何探索?如何才能推动限塑、禁塑真正落地?对此,深晚记者展开调查。现状:农贸、餐饮外卖市场普遍使用普通塑料袋9月1日清晨,福田农批市场热闹非凡。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摊主将市民挑选好的蔬菜装进普通塑料袋里。“我多给你2个塑料袋, 你买的菜都可以装进去。"林阿姨在福田农批市场卖菜已有3年,她告诉深晚记者,平日里,她会为买菜的市民免费提供塑料袋,日均使用100多个。 在她看来,如果不把服务做好,很难有"回头客”,多提供几个塑料袋并无大碍。连日来,深晚记者走访多家农批市场发现,不少摊主并没有听过新版"限塑令"的消息,目前,仍普遍使用普通塑料袋。“我们考 虑过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但价格比普通塑料袋贵2倍左右。”福田香梅市场一名摊主向深晚记者表示,由于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高于普通塑料袋,农贸市场难以全面推广使用。除了农贸市场,餐饮外卖市场等带来的塑料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近日,深晚记者随机从某外卖平台点了6单外卖发现,仅1家餐厅使用铝箔餐盒和纸袋,其余餐厅均使用普通塑料袋打包餐食。美团外卖2020年8月*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团外卖单日订单已突破4000万。若按每个订单消耗-个塑料袋计算, 这意味着.日均消耗4000万个塑料袋。探索:商超市场推出可降解塑料袋塑料包装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然弓|起社会关注。关于“怎么解决”,商超市场已经在行动,电商和物流企业也纷纷试水。近日,深晚记者走访深圳多家生活超市发现,深圳部分商家推出了可降解塑料袋,并向市民有偿提供,售价0.2元至1元不等。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沃尔玛持续推进门店减塑行动。目前,全国所有山姆会员商店已全部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乐福方面则透露,目前,深圳门店已向顾客有偿提供可降解塑料袋,并提供可循环利用环保购物袋供顾客选择。天虹生活超市方面介绍,天虹拟开发全生物可降解购物袋,预计11月上市,替代现有不可降解的购物袋。华润万家方面表示,将在年底前推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生物可降解购物袋。其他部分零售超市则表示,缺乏替代产品是推进减塑的主要困难。快递包装亦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 市邮政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加快推行快递绿色包装,试图破解快递垃圾污染之困。截至今年6月,全市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9%,“瘦身胶带”(45mm)封装比例达9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3%,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1%,快递包装正在逐步“变绿”。不过,目前,仍面临可降解材料成本高等难题。专家:政策引导、替代品研发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深晚记者梳理发现,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就提出了“限塑令”。限塑、禁塑已是社会共识,社会各界也纷纷进行探索。下,"限塑”为何依然面临难题? 9月1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逐步减少甚至完全禁止仍需要一个过程。 他提到,目前,我国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方面仍缺乏清晰、有力的监管机制。加之替代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塑料污染治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才能推动限塑、禁塑真正落地?刘建国建议,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比如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由生产者承担-定的回收和处理责任;比如弓|入押金返还机制,通过奖励机制增强消费者的回收意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针对可替代材料及产品,相关部门应给予税收减免等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其加大供给,并加强监管。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则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相比此前,新版限塑令”不仅在使用环节进行规范,还从塑料袋生产销售、回收利用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她认为,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缺-柯。在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塑料垃圾应注意分类收集,并全面规范回收利用环节。蒋南青提到,要让"限塑令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政策引导、消费自觉、源头减量、替代品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她认为,塑料污染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是治理塑料污染的基础。消费者应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减少- -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查看更多>>
  • 关于生物塑料,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什么是生物塑料?“生物塑料”是指其全部或者部分是由有机天然物质制成,而非来自传统石油。许多生物塑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这也是生物塑料*大的优势之一。关于生物塑料有三种术语描述“生物基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尽管这些术语有些相似,但是不能混淆。生物基塑料(bio-based plastic)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是指塑料的部分或者全部从植物中提炼。淀粉和纤维素是用于制造生物塑料的两种*常见的可再生原料。这些原料通常来自玉米和甘蔗。生物基塑料与常见的石油基塑料不同。尽管许多人认为所有的“生物基”塑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但实际并非如此。可生物降解塑料塑料来自天然物质还是石油,与塑料是否能够生物降解(在合适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材料的过程)是两个问题。从技术上讲,所有塑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但出于实际目的,只有那些在较短时间内(通常是几周到几个月)降解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可生物降解的。并非所有的“生物基”塑料都能够生物降解。相反,有些石油基塑料在适合的条件下,其降解速度要快于“生物基”塑料。可堆肥塑料根据美国材料与测试学会定义,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场能够进行生物分解的塑料。这些塑料从外观上无法与其它类型塑料区分,但是其能够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化合物和生物质(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并且没有有毒残留物。无有毒残留物这一特点,是区别可堆肥塑料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特征之一。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塑料可以在家庭花园中堆肥处理,而另一些则需要商业堆肥(温度升高很多,堆肥过程发生得更快)。玉米和甘蔗是目前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的两种*受欢迎的原料。当然,还有其它的许多选择。例如,用香蕉皮、芒果皮和马铃薯加工产生的废料生产生物塑料,并用于开发新包装。欧洲士力架糖果棒包装就是来自生物塑料。哪些产品利用了生物塑料?您是否知道生物塑料已经存在至少100年了。玉米油和大豆油曾经用于制造福特T型车的汽车零部件。近年来,生物塑料已用于各种消费品,例如食品容器,食品袋,可生物降解的餐具和食品包装。生物塑料还可以用于工程级应用,例如电气和电子产品外壳。简而言之,生物塑料已进入几乎每一个行业:汽车、电子、食品和饮料包装、农业、纺织品和医疗保健……生物塑料的好处是什么?一般而言,生物塑料的*大优势对生态系统污染小,以及能源碳排放较少。目前因为垃圾填埋导致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使用生物塑料来解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塑料都能在较短时间内降解。例如,某些生物基塑料若处理不当,将保留几十年。生物塑料也因不含双酚A(BPA)而受到欢迎。您可能已经留意到市场上有许多标注不含双酚A的产品,尤其是在食品储存和婴儿喂养用品行业。例如,欧盟已经禁止在婴儿奶瓶中使用BPA。目前,关于双酚A的使用问题,大多数人的担忧都集中在BPA会破坏人体荷尔蒙分泌以及相关活动。生物塑料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法。某些生物塑料的制造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石油基塑料低。例如,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塑料,可以从现有的制造设备中生产,因此制造成本更经济。生物塑料的缺点是什么?消费者很难弄明白哪些塑料制品是可生物降解,或者可堆肥,或者可循环利用。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生物塑料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大多数城市没有塑料制品分类和回收的工厂,因此一切*终都被丢入垃圾填埋场。例如,生物塑料PLA制成的杯子,其外观就像普通塑料,因此消费者会将其扔到回收箱。在回收工厂,由于需要额外成本,因此也不会对PLA杯子进行分类筛选,往往与PET产品一起处理。但是混入PLA的PET塑料,无法循环利用,*终两者一起进入垃圾填埋场。结束了两者塑料的使用寿命。如果生物塑料丢弃处置不当,还会影响降解效果和污染环境。例如,将可生物降解的叉子装进密封的垃圾填埋场,其可能根本不会降解。相反,当环境存在水分时,还可能发生厌氧降解(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分解),从而产生甲烷造成空气污染问题。使用生物塑料进行食品存储有一个有趣的缺点。一位巧克力大师使用生物塑料袋来存储她的巧克力棒。不幸的是,院子里的昆虫被袋子吸引并吃掉了袋子。因此,生物塑料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不适合用于食物存储。聚乳酸(PLA):*常见的生物塑料聚乳酸是可生物降解的,具有类似于聚丙烯(PP), 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的特性。它可以从现有的设备(用于石油化工塑料生产的设备)生产。这使得其生产成本相对经济。因此,PLA是*常见的,也是产量*大的生物塑料之一。PLA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塑料薄膜、瓶子和可生物降解的医疗产品(例如,预计在6到12个月内会生物降解的螺钉,销子,棒和板)。PLA在加热下会收缩,因此适合用作收缩包装材料。另外,PLA的熔化特性也适合3D打印。另一方面,PLA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导致其制成的容器不适合盛放热的液体。

    查看更多>>
  • 可降解塑料风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全景图及投资机会深度剖析

    可降解塑料是指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中央连续两次出台限塑禁塑相关政策,24个省份也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风口再起。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可降解塑料中游产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塑料胶带、3D打印材料等。可降解塑料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农业、3D打印、现代医药、纺织业等。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上游一、PLA(聚乳酸)PLA:是*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LA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使用后的PLA可以通过堆肥,在温度高于55°C或富氧和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LA还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广泛用于包装、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生物医用高分子等行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可降解塑料原材料为聚乳酸,由于企业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近几年,聚乳酸相关企业大增。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聚乳酸相关企业年均新增55家。其中,2015年达到80家的高峰值,随后几年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新增40家,同比下降34.4%。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聚乳酸的生产在我国目前仍属起步阶段,已建并投产的生产线不多,且多数规模较小。其中,聚乳酸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每年1.5万吨的产能。资料来源:CNK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属于热塑性可降解塑料,一般以脂肪族酸、丁二醇为原料,经石化途径或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冲击性能。由于PBAT的成膜性能良好,易于吹膜,广泛用于一次性包装膜及农膜领域。PBAT因其石油基材料成本更低,技术工程更加成熟,投资强度更小。结合PBAT的性质、使用领域、生产成本,未来有望成为*大的可降解塑料品类。2000年前海外已经开始PBAT工业化生产,而国内落后并不多,中科院理化技术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等等机构在2000年左右也都投入到PBAT工业化的研究之中。随着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率先突破,2010年左右国内自主技术的PBAT工业化装置也开始涌现。随着使用国内自主技术的装置不断增多,国内PBAT生产技术至少不会受制于人,甚至达到**水平。截止目前,国内PBAT产能已达到23.5万吨,超越了海外产能总和,而且在建和规划中的项目也几乎都在国内,产能上我国未来也将持续保持优势地位。三、PHA(聚羟基烷酸酯)PHA:PHAs类可降解塑料有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3-羟基丁酸酯(PHB)、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以及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己酸酯的共聚物(PHBH)。PHAs类可降解塑料是细菌在生长条件不平衡时的产物。PHA可用于一次性用品、医疗器械手术服、包装袋和堆肥袋、医用缝线、修复装置、绷带、骨科针、防粘连膜及支架等领域。中游一、可降解塑料价格高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是传统塑料的2-3倍,限制了其大量应用。三大因素将推动可降解塑料产品成本下行:①引导企业使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②推动扩大产业规模,规模效应实现成本分摊③推动扩大产业规模,拉升上游原材料需求,促进原材料行业规模扩大从而使原材料价格下降。资料来源:Chemicalboo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主要发展方向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包装、纺织和农膜领域中,PLA和PBS消费量*大;在一些高附加值领域中,PHA在医用植入材料中使用广泛。相比PLA和PBAT而言,PHA的降解条件是*温和的。但由于PHA生产成本高昂,价格超过了其他大部分可降解塑料,故在可降解塑料市场中占有率仅为2%,暂时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领域。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高附加值应用的开发,将成为一种成本可被市场接受的多应用领域生物材料。三、政策支持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成本低、使用方便、容易加工制造、质轻、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塑料曾经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成功”的材料之一。因为这些“优势”,又导致塑料在人类生活中的需求和产量都非常惊人,其中大多数还都是作为使用寿命极短的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巨大,而又随意丢弃,塑料垃圾因此大量产生,以致如何治理,现在已是全球性难题。近几年,国家出台限塑禁塑政策,从生产源头上入手强化监管,同时积极推广可降解塑料。1991年1月,国家经贸委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为我国第一个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标志着我国“限塑令”正式出台。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不可降解塑料逐渐禁止、限制使用。为保证限塑令中2020年目标如期完成,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推进禁塑令的顺利实施。2020年1月,我国“禁塑令”出台后,省级“禁塑”政策出台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24个省份也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令”。各省的禁塑节奏类似,均为2020年在几个主要城市试点,2022年推广全省,2025年达成全省禁塑的目标。根据中央及地方政策内容,未来2-5年内,禁塑政策即将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实现高速发展。下游应用从下游应用来看,可降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包装、农业、纺织、现代医药、3D打印等。其中*重要的三大应用领域主要是包装、农业和现代医药。一、包装塑料包装凭借重量轻、耐用性好、可塑性强、价格较低等优势已成为包装产业中的生力军。根据GrandViewResearch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塑料包装市场规模为1979.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696.5亿美元;2017年中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为496.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逼近700亿美元。数据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竞争激烈。塑料包装行业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龙头型企业,主要有永新股份、安姆科、紫江企业等。第二梯队为行业内主要竞争者,主要有通产丽星、王子新材、珠海中富等。第三梯队为行业中坚力量,主要为南方包装、普拉斯包装、宏裕包材、海顺新材等大中型企业,此梯队企业数量*多,也更有可能出现新的龙头企业。第四梯队为广大中小企业,产品偏向中低端,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可降解塑料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行业,具体表现为外卖餐盒,快递包装袋。(一)外卖包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餐饮服务领域传统商家积极转型,外卖品类不断拓展、品质不断提升,配送服务持续优化,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好,在线外卖市场发展迅速,成为餐饮业中越来越重要的新业态。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外卖用户规模持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8亿,占网民整体的44.0%;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亿,占手机网民的44.2%。数据来源: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CNNI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我国庞大网民基础的上,外卖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据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外卖交易额4613亿元,2019年外卖规模预计将达6035亿元,增幅将高达30.8%。外卖订单量达到109.6亿单,同比增幅97%,对外卖餐盒的需求量也高速增长。数据来源:美团研究院、中国饭店协会外卖用户规模扩大订单大增,每天产生了大量废弃餐具,给环境大量巨大压力。《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年版)要求,包括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在内的多种不可降解塑料袋,将从今年年底开始禁限。当前,国家限塑禁塑,可降解塑料餐具产品替代外卖一次性餐具市场空间大。(二)快递包装据国家邮政局,2015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06.7亿件,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增长635.20件,纸质包装快递占比约为58.6%,塑料包装快递占比约为41.1%。其中塑料类包装材料中,普通塑料袋薄膜质量占比达62.90%。2020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38.8亿件,同比增长22.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增长量预计达到732.65件。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限塑令将刺激快递领域可降解塑料包装需求。二、农膜地膜在各个种植领域都有比较广泛使用,应用于花卉的储藏、蔬菜、园艺、水果、粮食作物等。中国的地膜使用主要是新疆、山东、河北、甘肃等大省,随着地膜的推广以及普及,近年来各地的地膜使用量都在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到246.5万吨,虽然同比下降2.5%,但是**使用量连续多年在240万吨以上。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传统农用塑料地膜材料主要以聚乙烯(PE)薄膜为主,但PE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主要危害表现在残膜阻碍土壤水分的渗透,降低土壤通透性;残膜与根系直接接触,阻碍根系伸展,影响作物生长,引起作物减产。可降解膜可从源头上治理农膜污染,是今后的主导发展方向,可降解塑料在地膜领域也有望迎来突破性的进展。三、现代医药材料可降解塑料可应用于现代医药材料,主要表现为一次性医药耗材和医用人体修复材料。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科研检测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院等终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医械汇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显示,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但受集中采购、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增速将逐年趋缓,2018年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046亿元。相比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因应用广泛,同时受益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9.81%。近几年,国家医疗卫生的持续投入、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有力的推动了医疗耗材行业的发展。此外,随着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工作的逐步推进,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将稳步提高,从而带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医用耗材产品需求的增长潜力。预计2020年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数据来源:医械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医用耗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市场,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国外医用耗材产品全面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竞争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相比国际市场,国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弱、产品竞争趋同质化,市场集中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医用耗材行业的政策扶持,国内医用耗材市场逐步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技术**的龙头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情况,中商产业研究院梳理了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供读者参考。

    查看更多>>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沈砖公路5666号恒耀广场B幢18楼

电话:400-865-9288

电话:+86-21-5227 0816